header
top of page

【神聖的「地中海」髮型】

已更新:7月30日

聖司提反石刑 (Martyrdom of Saint Stephen), 彩色玻璃窗畫, 德國科隆大教堂 (Cologne Cathedral, Köln, Germany) (1848)
聖司提反石刑 (Martyrdom of Saint Stephen), 彩色玻璃窗畫, 德國科隆大教堂 (Cologne Cathedral, Köln, Germany) (1848)

這幅教堂玻璃窗畫是位於德國的科隆大教堂 (Kölner Dom),美麗的玻璃窗上描繪著慘痛的司提反殉道的情景,典故記錄在使徒行傳7:54-60裡:


【經文】:

「眾人聽見這話就極其惱怒,

向司提反咬牙切齒。

但司提反被聖靈充滿,定睛望天,看見神的榮耀,又看見耶穌站在神的右邊,就說:『我看見天開了,人子站在神的右邊。』

眾人大聲喊叫,摀着耳朵,齊心擁上前去,把他推到城外,用石頭打他。

作見證的人把衣裳放在一個少年人

名叫掃羅的腳前。

他們正用石頭打的時候,司提反呼籲(主)說:『求主耶穌接收我的靈魂!」

又跪下大聲喊着說:

『主啊,不要將這罪歸於他們!』

說了這話,就睡了。

掃羅也喜悅他被害。」

(使徒行傳7:54-60)


這段經文首次提到掃羅 (第58和60節)(後來的保羅)。


在這幾節經文中,描述了新約中的兩位經歷聖靈大能的重要使徒:

  • 第一位被記錄的殉道者 : 司提反

  • 第一位神蹟地皈依的使徒 : 保羅


司提反和保羅原本是在敵對的立場,但在聖靈大能的光照下,他們最後都在基督的恩手裡,分別以生命作基督的見證,活出神賦予他們奇妙而獨特的生命。從經文中,我們看到他倆都在聖靈充滿下,彰顯了「在裡面大過在外面」(約翰一書4:4) 的生命!


這幅在德國科隆大教堂的玻璃窗畫,單單靠著外面的光源透射下,顯出不平凡的光彩。


畫的正中央位置,那身穿紅色金邊外袍,內裡綠色,白色內衣,頭上有光環 (Halo),像是跪著的人正是司提反。從經文我們得知,他正被眾人私了 (註: 「私了」的意思是指當事人與人發生糾紛或衝突後,不透過司法或行政程序,而是私下解決問題)。 從司提反的背上,有兩個人在拿著石頭正要向他打去。這兩人後面還有兩個人 - 左邊的正蹲下來拾石頭,眼睛也描準著司提反;而在右邊,有一位穿紅衣的少年人靜靜地坐著,雖背對著司提反,但眼睛卻盯着他 — 這人就是掃羅(後來的保羅)。


藝術家把司提反的衣著描繪為當時主教的服飾,這點可以理解,因為在傳統的羅馬天主教概念下,司提反是一位聖人,當然以最高級的宗教服飾展現神聖地位。然而,為何藝術家把司提反的髮型描繪成一個環狀,俗稱為「地中海」的髮型呢?


原來,這種環狀髮型深具屬靈意義 — 稱為「剪髮禮」(Tonsure)。這種髮型的習俗可追溯至6世紀,曾在633年的托萊多議會中被正式規定為神職人員的標誌⁽³⁾。及至中世紀,普遍的基督教修士常常會透過這象徵性的髮型,展現自己跟隨基督的決心和全然奉獻的心志。


當中的的屬靈意義包括:


🔵 象徵謙卑與奉獻

修士剃去頭頂中央的頭髮,只留下周圍一圈,象徵他們放棄世俗虛榮,謙卑地奉獻自己給上帝。這種髮型也代表他們是「天主的僕人」,以示自願服侍神⁽¹⁾⁽²⁾。


👑 模仿荊棘冠冕

這個圓形髮型也被視為象徵耶穌受難時戴上的荊棘冠冕,象徵效忠與紀念基督的救贖⁽³⁾。


📜 宗教儀式的一部分

剪髮禮在七世紀時曾是傳統羅馬天主教修士正式進入修道生活的儀式之一。但這項儀式在1972年被教宗保祿六世正式廢除,但在東正教中仍然保留⁽¹⁾⁽²⁾。


不論髮型是否好看,這個獨特的象徵性遠超過宗教層面,是具有更深層的屬靈意義。雖然今天已不常看到修士的環狀髮型,而「剪髮禮」的外在儀式也被許多教派廢止了,但它背後的屬靈象徵和意義仍然是今天作為信徒所要學效的。


🙏 透過這個神聖的「地中海」髮型,對今天的信徒來說,當中的意義是甚麼呢?


  • 謙卑與放下自我

在這個提倡自我中心的時代,鼓吹個人表現與自我形象的世代,「謙卑」變成了難得的美德。剪髮禮象徵放下虛榮與權利,提醒我們作為跟隨主的人要在萬事萬物中回歸初跟隨主耶穌的心。

Ø  反思: 您有沒有在日常生活中,在萬事萬物中看到主耶穌呢?


  • 奉獻與專注

當我們被資訊轟炸、生活節奏急促,修道者那種「我願意獻上自己」的心志,成了一種對抗世俗浮躁的反思。

Ø  反思: 在科技年代,急速的節奏下,您有沒有先安靜自己在上主的面前,與祂一同渡過一段默契時光,檢視一下自己靈裡的景況?


  • 屬靈身份的界定

這時代雖然不再需要剃頭這種屬靈的象徵來彰顯信仰,但現代人仍在尋找一種「我屬誰」的內在歸屬感。

Ø  反思: 在您的日常生活中,所選擇的屬靈印記是甚麼?


🔍 藝術家透過古代修士的「剪髮禮」(Tonsure)來描繪司提反殉道時那種敬虔與謙卑的態度、他至死忠心的心志; 謙卑、順服的屬靈質素 – 這些不是個人的修養而已,而是彰顯他被聖靈充滿的大能的結果 (第55節)。 


🌱今天,或許形式只是其次,但作為跟隨基督的您,是否願意在內心/靈裡都行「剪髮禮」(Tonsure)-- 「剪除」那份自我中心,在日常生活中以耶穌為主嗎?


【禱告】:

主啊! 我要向祢認罪,因為我每天都會不自覺地跟隨了世界的價值觀而忘記了祢。很多時,我只把祢留在教會的祭壇上,卻沒有讓祢參與在我的生命中。

求祢幫助我能夠透過司提反的生命,在靈裡要被祢幫我行「剪髮禮」,好讓我的生命能彰顯祢我的目的!

求祢教我有謙卑的心,不靠自己的能力和勢力,要單單依靠祢的靈行祢喜樂的事!

願榮顯歸於全能的主!

奉主的聖名祈求! 阿們!

 

 作者#趙敏華#畫中默想 《作者保留版權》 


參考資料:

(1) 剪髮禮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zh.wikipedia.org ,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5%89%AA%E9%AB%AE%E7%A6%AE, Retrieval date: 20250725

(2) 《即食歷史》中世紀時,為何修道院的僧侶,都要進行剪髮禮? - 自由評論網 https://talk.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527722, Retrieval date: 20250725

(3) WILLIAM H. W. FANNING, Tonsure, (https://www.catholic.com/encyclopedia/tonsure), Retrieval date: 20250729




1 則留言


若您有興趣收到最新的資料,請填上您的電郵。

​畫中默想會第一時間通知您 ^_^

​感謝關注! 願主祝福您!

  • Facebook
電郵我
IG.png

  畫中默想 Arts Meditate

Contact: artsmeditate@gmail.com

Created & Designed by Arts Meditate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